-
辽阳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“共和国长子”之一,尤其以钢铁、石化、装备制造等重工业闻名,在其发展历史中确实有过辉煌的时期,被誉为“共和国工业长子”、“中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”。然而,如今的辽阳与昔日相比,确实出现了明显的衰落。其衰落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、相互作用的结果,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:
1. "体制机制僵化与国企问题:" 作为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重工业城市,辽阳的经济发展长期依赖大型国有企业。 改革开放后,国企普遍面临体制机制僵化、创新能力不足、效率低下、债务沉重等问题。辽阳的国企改革虽然进行,但深度和广度有时跟不上,导致企业活力不足,难以适应市场竞争。
2. "产业结构单一与升级困难:" 辽阳的经济结构严重依赖传统重工业,特别是钢铁和石化。这种结构在资源丰富、市场 demand 较大的时代有利,但一旦外部环境变化,就非常脆弱。 这些传统产业技术含量相对不高,易受市场周期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。同时,向高端制造、新材料、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的步伐相对缓慢,缺乏足够有竞争力的新增长点来弥补传统产业下滑的缺口。
3. "资源枯竭与环境影响:" 长期以重工业为主,必然带来资源消耗大举报 -
辽阳是块福地,几乎百分之百的辽阳人有这种自豪感,其实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,老辽阳是个天灾人祸最多的地方,历史上什么洪灾蝗灾地震等天灾就不说了,人祸来说,辽阳被屠城就好几次,比如被司马懿屠城,富豪当时除了被杀掉,就是被转移,人口骤减。不说远的,日俄战争发生在1900前后的这次帝国之间的争夺战,就有几十万人生灵涂炭。但是辽阳曾经有两千多年的时间,一直是东北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。大辽,前后金都曾经经略过这块土地,是龙兴之地。历史上,司马懿隋炀帝唐太宗多个皇帝亲征过这个城市,更别说清朝各代的皇帝回乡祭祖。但是这个城市的中心地位,随着清太祖努尔哈赤将京都移到沈阳而戛然而止。冷兵器时代的结束,辽阳的战略地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。虽然目前看辽阳已沦为四线城市甚至更低,但是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,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地,共和国第一个化纤基地等,如果遇到好的机遇,必将再次腾飞。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