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辽宁省新城最好的应该是辽阳,一是辽阳新城、老城一河之隔,交通方便;二是河东环境好,除了市行政中心(市政府)都是住宅现在辽阳市最好的楼盘基本上在太子河两岸和河东,河东人也越来越多,开始堵车了
退休在家
十五年来辽宁有8个市的市政府搬迁了。在2000年至2015年前后的“造城运动”高潮期,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,至少有8个市的市政府明确搬迁到了新建的新城或新区。 以下是具体名单和简要情况: 1. 沈阳:市政府于 2015年 正式南迁至 浑南新区(现浑南区)。 2. 本溪:市政府于 2009年左右南迁至 石桥子地区(即规划的太子河新城/沈本新城/高新区) 3. 营口:市政府于 2016年 西迁至 沿海产业基地(现西市区辖区内,但属于新建城区)。 4. 阜新:市政府于 2008年左右 迁至 玉龙新城(细河区)。 5. 辽阳:市政府于 2010年左右迁至 河东新城(文圣区)。 6. 盘锦:市政府原驻兴隆台区。2021年,市政府正式迁至 辽东湾新区。虽然搬迁时间稍晚于造城运动高峰期,但仍属于这轮新城建设的延续。 7. 铁岭:市政府于 2009年左右迁至 凡河新城(凡河新区)。 8. 朝阳:市政府原驻双塔区。规划建设燕都新城并计划搬迁,进行了大规模建设。2019年,市政府正式迁至燕都新城(现双塔区辖区内,但属于新建拓展区)。 计划搬迁但未实施(1个):大连(普湾新区)。 未搬迁(4个): 鞍山、丹东、锦州、葫芦岛。 14个市中有8个完成了市政府搬迁,占比高达 57%,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非常高的比例,凸显了辽宁在此轮造城运动中对行政力量拉动新城开发的极度依赖。 搬迁的效果差异巨大。沈阳浑南依托强大综合优势(产业、区位、配套)相对成功;营口沿海产业基地、盘锦辽东湾新区有产业支撑尚在发展中;而本溪、阜新、辽阳、铁岭、朝阳的行政中心搬迁新城则普遍陷入严重的空置和发展困境。 行政搬迁本身并不能创造持续的城市发展动力。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,仅靠政府搬迁和房地产驱动,最终导致“空城”现象。 可以说辽宁的“造城运动”与“市政府搬迁潮”高度绑定,这8个搬迁城市的新城命运,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评判这场运动成败的缩影。#辽宁城市发展# #沈阳城市变迁#
imgarr举报
